冬季,氣溫下降,晝夜溫差大,患者稍不注意就會受涼患上感冒,導致“老病犯了”,即“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(fā)作”。大量的臨床研究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平均每年發(fā)作1~2次,有的甚至高達3~4次。每每急性發(fā)作1次病情就會加重1次,發(fā)作的次數(shù)越多越頻繁,持續(xù)的時間越久,病情進展的速度就越快,最后導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,致氣道出現(xiàn)不可逆性狹窄而致缺氧、二氧化碳潴留,久而久之還繼發(fā)肺源性肺動脈高壓,進而出現(xiàn)慢性肺源性心臟病、右心功能不全,影響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學習,嚴重時可以使患者失去生活能力而殘廢甚至失去生命。
慢性支氣管炎(以下簡稱慢支)是指器官、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。它有哪些臨床表現(xiàn)呢?常見的臨床表現(xiàn)為咳嗽、咳痰伴或不伴有氣喘為主要癥狀,呈反復發(fā)作的過程。尤其是晨起和夜間較為明顯。不發(fā)作時一般不影響生活質量,可以正常工作、學習和生活。但是,當受涼感冒后癥狀會出現(xiàn)變化,如咳嗽頻率增加、咳嗽力度加大,痰由白色黏液性或漿液性泡沫痰轉為黃色粘稠或黃膿痰,或痰量由少變多明顯增加,并出現(xiàn)氣喘或氣喘加重、嚴重時會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。不少患者開始發(fā)熱、不能活動、胸悶、憋喘、尿少、呼吸困難、心慌、口唇手指發(fā)紺、全身浮腫、神情焦慮、腹脹等癥狀。
防止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(fā)作方法
1、戒煙或控煙。因為吸煙的年齡越早,吸煙的時間越長,每天吸煙的量越多,患病率越高。減少吸煙或戒煙后,可使癥狀減輕或消失,病情緩解。吸煙還可使支氣管痙攣,促使支氣管產生非特異性炎癥,有利于病原性微生物的侵襲。
2、防霧霾。隨著國家經濟的發(fā)展,工業(yè)經濟的比重不斷加大,工業(yè)化程度越來越高,環(huán)境污染的問題已越來越突出,其中大氣污染的治理已迫在眉睫。大氣中刺激性的煙霧、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、二氧化碳、氯氣、臭氧等對支氣管粘膜造成損傷,纖毛清除功能下降,分泌增加,為病毒或細菌入侵創(chuàng)造條件。因此建議,在霧霾天少出門最好不出門,關好門窗,有條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氣凈化器定時凈化室內空氣,出門時戴好防霧霾口罩并定時更換防霧霾口罩。
3、注意保暖,切勿受涼,加強耐寒鍛煉。大多慢支患者因肺熱肺燥而貪涼,常常疏勿大意亂穿衣物,因此保暖防涼特別重要。實在是忍不住要減少衣物的患者建議患者用圍巾圍好脖子,防止頸部受涼,因頸部有豐富的血管和穴位,易納涼而出現(xiàn)上呼吸道感染致慢支復發(fā)。同時,穿一件馬甲護住胸部可以減少肺部被涼氣侵襲的風險。耐寒鍛煉的方法包括從入秋開始用涼水洗臉、洗鼻子,逐漸增加保暖衣物。
4、適當喝水。尤其是羅漢果泡水和維生素C水,保持口咽部濕潤防止和抵御病毒和細菌侵襲。因為咽喉部干燥易致病毒等微生物粘附于局部生長繁殖。房間干燥尤其是北方地區(qū)的患者臥室內可使用濕化器加濕空氣,尤其在夜間更應注意,沒有濕化器的病友可在暖氣管邊放置一盆水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。
5、注意飲食衛(wèi)生,少或避辛辣油膩甜食,多蔬菜水果。尤其是梨、枇杷果、芹菜百合、蘿卜等,還可進食芋頭、山藥、紅薯等淀粉類食物,有利于健脾除濕,疏理腸道,去虛火,補肺陰。
6、梨有生津補水、止咳止渴、養(yǎng)陰清肺的功效,可生吃、可煮水喝,還可與冰糖、銀耳、百合、枸杞等配料煮湯喝,效果更好。當然,市面上也有秋梨膏可以買來,每次1勺,每天3次,對止咳亦有療效。
7、要保持大便通暢,多吃粗糧、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。有呼吸內科問題可以咨詢熱心醫(yī)生。
標簽:呼吸內科,慢性支氣管炎
copyright © 2012-2024 廈門沃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-19